| 1 总则 |
╁2 术语| 2.1 一般术语 | | 2.2 材料术语 | | 2.3 施工术语 |
|
| 3 基本规定 |
╁4 材 料| 4.1 混凝土原材料 | | 4.2 钢 材 | | 4.3 焊接材料 | | 4.4 结构胶粘剂 | | 4.5 纤维材料 | | 4.6 水泥砂浆原材料 | | 4.7 聚合物砂浆原材料 | | 4.8 裂缝修补用注浆料 | | 4.9 混凝土用结构界面胶(剂) | | 4.10 结构加固用水泥基灌浆料 | | 4.11 锚 栓 |
|
╁5 混凝土构件增大截面工程| 5.1 一般规定 | | 5.2 界面处理 | | 5.3 新增截面施工 | | 5.4 施工质量检验 |
|
╁6 局部置换混凝土工程| 6.1 一般规定 | | 6.2 卸载的实时控制 | | 6.3 混凝土局部剔除及界面处理 | | 6.4 置换混凝土施工 | | 6.5 施工质量检验 |
|
╁7 混凝土构件绕丝工程| 7.1 一般规定 | | 7.2 界面处理 | | 7.3 绕丝施工 | | 7.4 施工质量检验 |
|
╁8 混凝土构件外加预应力工程| 8.1 一般规定 | | 8.2 制作与安装 | | 8.3 张拉施工 | | 8.4 施工质量检验 |
|
╁9 外粘或外包型钢工程| 9.1 一般规定 | | 9.2 型钢骨架制作 | | 9.3 界面处理 | | 9.4 型钢骨架安装及焊接 | | 9.5 注胶(或注浆)施工 | | 9.6 施工质量检验 |
|
╁10 外粘纤维复合材工程| 10.1 一般规定 | | 10.2 界面处理 | | 10.3 纤维材料粘贴施工 | | 10.4 施工质量检验 |
|
╁11 外粘钢板工程| 11.1 一般规定 | | 11.2 界面处理 | | 11.3 钢板粘贴施工 | | 11.4 施工质量检验 |
|
╁12 钢丝绳网片外加聚合物砂浆面层工程| 12.1 一般规定 | | 12.2 界面处理 | | 12.3 钢丝绳网片安装 | | 12.4 聚合物砂浆面层施工 | | 12.5 施工质量检验 |
|
╁13 砌体或混凝土构件外加钢筋网-砂浆面层工程| 13.1 一般规定 | | 13.2 界面处理 | | 13.3 钢筋网安装及砂浆面层施工 | | 13.4 施工质置检验 |
|
╁14 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 14.1 一般规定 | | 14.2 界面处理 | | 14.3 撑杆制作 | | 14.4 撑杆安装与张拉 | | 14.5 施工质量检验 |
|
╁15 钢构件增大截面工程| 15.1 一般规定 | | 15.2 界面处理 | | 15.3 新增钢部件加工 | | 15.4 新增部件安装、拼接施工 | | 15.5 施工质量检验 |
|
╁16 钢构件焊缝补强工程| 16.1 一般规定 | | 16.2 焊区表面处理 | | 16.3 焊缝补强施工 | | 16.4 焊接质量检验 |
|
╁17 钢结构裂纹修复工程| 17.1 一般规定 | | 17.2 焊缝补强施工及质量检验 |
|
╁18 混凝土及砌体裂缝修补工程| 18.1 一般规定 | | 18.2 界面处理 | | 18.3 表面封闭法施工 | | 18.4 柔性密封法施工 | | 18.5 压力灌注法施工 | | 18.6 施工质量检验 |
|
╁19 植筋工程| 19.1 一般规定 | | 19.2 界面处理 | | 19.3 植筋工程施工 | | 19.4 施工质量检验 |
|
╁20 锚栓工程| 20.1 一般规定 | | 20.2 锚栓安装施工 | | 20.3 施工质量检验 |
|
╁21 灌浆工程| 21.1 一般规定 | | 21.2 施工图安全复查 | | 21.3 界面处理 | | 21.4 灌浆施工 | | 21.5 施工质量检验 |
|
| 22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竣工验收 |
| 附录A 建筑结构加固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
| 附录B 质量验收记录 |
╁附录C 高压水射流技术应用规定| C.1 适用范围 | | C.2 操作要求 | | C.3 处理效果检测与评定 |
|
| 附录D 加固材料或产品进场复验抽样规定 |
╁附录E 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试验室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E.1 适用范围 | | E.2 试验设备 | | E.3 试 件 | | E.4 试验环境 | | E.5 试验步骤 | | E.6 试验结果 | | E.7 试验结果的合格评定 |
|
╁附录F 结构胶粘剂抗冲击剥离能力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F.1 适用范围 | | F.2 原 理 | | F.3 试验装置 | | F.4 试 样 | | F.5 试验条件 | | F.6 试验步骤 | | F.7 试验结果表示 | | F.8 试验结果评定 | | F.9 试验报告 |
|
╁附录G 结构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测定方法| G.1 适用范围 | | G.2 仪器设备 | | G.3 测试前准备工作 | | G.4 取样与状态调节 | | G.5 测试步骤 | | G.6 结果表示 | | G.7 试验报告 |
|
╁附录H 结构胶粘剂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 H.1 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 | | H.2 试验设备及试验用水 | | H.3 试 件 | | H.4 试验条件 | | H.5 试验步骤 | | H.6 试验结果 | | H.7 试验报告 |
|
╁附录J 结构用粘结材料湿热老化性能现场快速复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J.1 适用范围 | | J.2 试验设备及装置 | | J.3 试 件 | | J.4 复验条件 | | J.5 复验步骤 | | J.6 复验结果计算与评定 | | J.7 试验报告 |
|
╁附录K 结构胶粘剂初黏度测定方法| K.1 基本规定 | | K.2 仪器设备 | | K.3 试验条件 | | K.4 试样制备 | | K.5 试验步骤 | | K.6 结果计算与表示 |
|
╁附录L 结构胶粘剂触变指数测定方法| L.1 适用范围 | | L.2 仪器和设备 | | L.3 试 样 | | L.4 试验步骤 | | L.5 结果计算与表示 |
|
| 附录M 碳纤维织物中碳纤维K数快速判定方法 |
╁附录N 纤维复合材层间剪切强度测定方法| N.1 适用范围 | | N.2 试样成型模具 | | N.3 试样制备 | | N.4 试件制作 | | N.5 试验条件 | | N.6 试验步骤 | | N.7 试验结果 |
|
╁附录P 锚固型结构胶及聚合物砂浆浇注体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方法| P.1 适用范围 | | P.2 试 件 | | P.3 试验设备及装置 | | P.4 试验步骤 | | P.5 试验结果 |
|
╁附录Q 结构加固用砂浆体和灌浆料浆体抗折强度测定方法| Q.1 适用范围 | | Q.2 试验装置和设备 | | Q.3 取样规则 | | Q.4 试件制备 | | Q.5 试验步骤 | | Q.6 试验结果 |
|
╁附录R 聚合物砂浆及复合砂浆拉伸抗剪强度测定方法(钢套筒法)| R.1 适用范围 | | R.2 试验设备及装置 | | R.3 试 件 | | R.4 试件制备 | | R.5 试验条件 | | R.6 试验步骤 | | R.7 试验结果 |
|
╁附录S 结构界面胶(剂)剪切粘结强度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S.1 适用范围 | | S.2 试验设备及装置 | | S.3 试坯和试件的制备 | | S.4 试验条件 | | S.5 试验步骤 | | S.6 试验结果 | | S.7 试验结果的合格评定 |
|
| 附录T 现场推定新增混凝土强度的取样规则与评定方法 |
╁附录U 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现场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U.1 适用范围 | | U.2 试验设备 | | U.3 取样规则 | | U.4 试件制备 | | U.5 试验步骤 | | U.6 试验结果 | | U.7 检验结果的合格评定 |
|
| 附录V 承重构件外加砂浆面层抗压强度采用回弹法检测的规定 |
╁附录W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W.1 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 | | W.2 抽样规则 | | W.3 仪器设备要求 | | W.4 拉拔检验方法 | | W.5 检验结果的评定 |
|
╁附录Y 钢筋阻锈剂应用规定| Y.1 一般规定 | | Y.2 喷涂型钢筋阻锈剂操作要求 | | Y.3 阻锈剂使用效果检测与评定 |
|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 引用标准名录 |